基督教华府中国教会 - 本周五 (4/3/2015) 晚八时基督受难节联合崇拜聚會‏

[复制链接]
panrr 发表于 2015-4-2 08: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在已经开放注册,快来加入我们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弟兄姊妹,朋友们:


欢迎参加华府教会的学生团契华府教会是华盛顿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华人教会之一(教会网站 www.cccgw.org),教会的学生学者团契每周五都在教会聚会,本周五(4/3)我们参加教会基督受难节联合崇拜聚會,具体安排如下:

  • 7:00 - 8:00 聚餐(感谢教会年长的弟兄姊妹,以爱心为我们预备可口的饭菜!)
  • 8:00 - 9:30 参加教会基督受难节联合崇拜聚會

从 GW 到华府教会非常方便,乘地铁从Foggy Bottom 绿线转红线20多分钟就可以到Takoma站,我们在那里有车接你,5分钟就可以到教会,晚上又有车送你回住处。如果你想参加我们的聚会,请发邮件给我:panrr77@hotmail.com。你也可以自己开车来教会,地址是 7716 Piney Branch Rd, Silver Spring, MD 20910。
求神与我们同在!



荣荣



----------------------


福音见证
全力以赴-艾得理 David  Howard Adeney
11/3/1911-5/11/1994
「中国是他的最爱,他所领受的呼召就是服事此一伟大的民族。在神全能的计划中,艾得理牧师在中国人中间服事的时间,长达六十年之久」。                                                                             戴绍曾
艾得理是一位深爱中国人灵魂的宣教士,一九三四年的春天,艾得理把他自己奉献,服事他的主。那年他二十二岁,刚从剑桥大学毕业,他决心在伦敦申请加入中国内地会。虽然他身体孱弱,差会的医生对他远赴中国的体力适应程度甚不乐观,最后的评估是认为十分冒险。但他有坚强的心志,从十二岁起就期待去中国服事。在审核的前一天,神在他晨间的灵修中赐给他话语,「你的日子如何,力量也必如何」(申33:25)。当他接受宣教医生戴克的面谈时,看见那间房间的墙上有一段经文,正是「你的日子如何,力量也必如何」,这正是主赐给他蒙召去中国宣教的话语印证。
虽然他一直都不是十分健壮的人,也常常对自己缺乏信心,他的一生却影响了许多人的生命,神借着他开创了许多的事工,他尽心服事过许多亚洲及其它地区的教会。对神而言,艾得理是祂拣选的忠心仆人,他的软弱正好使他成为彰显神能力的器皿。
艾得理的历世先祖中,有许多敬虔的基督徒或宣教士,曾祖父威廉热爱宣教,祖父一直竭力传福音,父亲哈沃为了当宣教士,曾十分努力工作以积蓄经费,从小就半工半读,直到剑桥大学毕业,修完神学课程后按立为教区牧师。然而他对向犹太人传福音有负担,因此辞去牧职,到罗马尼亚当宣教士,服事犹太人。在罗马尼亚,哈沃之妻生下儿子杰克后,因医药不良,死于产褥热,后来哈沃在那里认识从英国派去服事犹太人的宣教士茀萝伦斯,二人结为夫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因着经济的负荷,艾得理的父亲将妻子和四个孩子留在家乡,自己独自回罗马尼亚宣教。从一九一九年起,二十年来,哈沃就维持这种一年中有十个月在外的日子,塑造了数千犹太孩童。这就是哈沃的四个儿子从他所学到的榜样,并且日后父亲成为孩子们个自努力模仿的对象。艾得理后来追忆:「家父的榜样,在我的生命中有不可磨灭的印象。虽然他长年在外,而且我一直到够大了才稍了解他。他很内敛,我想我们四兄弟中没有人够了解他,因为他几乎不曾分享过他个人的经验;但他的正直,不苟且的读经与祷告的生活,对交付的工作恪尽职守,均留给我深刻的印象」。艾得理从小立志要当宣教士,他的大弟海柔是一位医生,后来也成为一位宣教士,二弟柏纳曾加入中国内地会到四川东边宣教,幺弟罗纳继承父志,到海外向犹太人宣教。同父异母的哥哥杰克成为塞浦路斯东正教的主教。艾得理的女儿美英在一九八九年过世前是海外基督使团在菲律宾的宣教士,服事了近二十五年。儿子小柏纳在印尼的一所基督教大学执教。海柔的儿子大卫,是一个基督教慈善机构基金会的主任,海柔的女儿在非洲当宣教士。
艾得理蒙召的过程是渐进的,在高中时代有一位老师休顿对他有很深的启发,成为他日后一生服事的目标。休顿那时即将加入内地会去中国,他曾借「千哩外的神迹在中国」(A Thousand  Miles of Miracle in China)给艾得理读。葛拉弗(Archibald Glover)目睹一九零零年的义和团之乱,追述当时暴民的狂热以及有胆识者营救的事迹。数百名中国基督徒及两百名宣教士和子女被杀戮的惨状,深深感动艾得理。无论是幸存者或是殉道者的见证都令他刻骨铭心。使他不能忘怀的是,一群避难的宣教士在久旱不雨的村中,快被绝望至极的村民当作代罪羔羊杀掉时,宣教士如何情辞迫切地向神求雨。他们用中国话祷告,为要让捉拿他们的人知道,神会垂听他们的祷告;神垂听了。这故事震撼艾得理整个人。从此,艾得理再也无法忽视中国福音的呼求及成千上万人不认识主的事实。他对宣教士所要付的代价,有了新的体认。代价虽大,但在神凡事都能,神主宰万事。此时他开始思索是否神也要他去中国。他看完戴德生的传记,戴氏十七岁时已经把自己完全献给主的心志激励了他,艾得理严肃地回味着戴德生的话:「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渴望去中国,这块土地盘据我心,想想看,在世上有三亿六千万灵魂,无神无指望!想想看每年有一千两百万生灵临终时,得不着福音的安慰,可怜被遗忘的中国!几乎无人关心!」艾得理开始深切地关怀,休顿送他一张中国地图,上面把众多的中国人口以几个黑色小方块标出,基督徒人数只占一小方块中间的一个白色点,这图画令艾得理终身难忘。
在进剑桥大学之前,艾得理就已确定神要他去中国,在剑桥的日子,中国一直是他言谈中不能或忘的,他不遗余力的参与祷告,查经,传福音的服事,虽然时间不够用,他仍投入学生团契的事奉中,也接受剑桥团契宣教使命的传承。他为了争取更多时间投入事奉而放弃修读优等学位(honors degree)的课程,大四时转读神学专修。从剑桥毕业时,主赐他异象: 遍传福音,候主再临(太24:14)。
接受为期一年中国内地会宣教士的职前训练后,艾得理准备启程到中国的日子近了,他为自己设立了三层目标: 认识基督,取悦基督,传扬基督。一九三四年九月二十八日教会的弟兄姊妹来到贝德福火车站为艾得理祷告送行祷告后唱诗:「天父必看顾你,直到再见面」。然后家人送他到伦敦登上航向中国的轮船迦太基号,艾得理强掩着夺眶的泪水,告别了双亲和他生长的故乡。顺服是要付代价的,离别的时刻使他椎心泣血,伤痛無比,他二十三岁生日是在从香港赴上海的途中度过的。
学中文是宣教士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在语言学校上课时艾得理还遇见了更大的挑战。他们中间的一对同工斯坦夫妇(John &  Betty Stam),和一位抗议的中国基督徒在离学校几哩处被公开斩首。斯坦夫妇是在一九二七年政治暴动后,来华的两百位宣教士中的一对。斯坦夫妇殉道时十分镇静和沉稳,斯坦夫妇的女婴是一位中国传道人不顾性命勇敢地插手抢救出来的。这桩悲观剧震慑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无人不在神面前屈膝,结果引发灵里的更新奉献。每个人面对神的呼召,到宣教地「以至于死」时,都迫切需要这样的勇气。艾得理有为主受苦的心志,他决心不住西式洋房,宁愿和中国百姓住在一起。他严严的对付试探,知道自己天然的生命的软弱,容易犯罪,只能倚靠圣灵,信服圣经,他进入神的旷野学校。他服在神大能的手下,虚心求教,曾到山西灵工团接受杨绍唐牧师的造就,学习生命的功课。他了解自己的软弱和败坏,不敢再靠自己,经常在神面前悔改,等候,恳求圣灵来洁净和充满。艾得理毕生都在努力学习如何放下自己,让神来掌管。他领受圣灵能力的浇灌,在他回河南乡村教会工作时,已是焕然一新,满得圣灵的能力。
    在一九三八年三月三十一日,艾得理与从美国来的宣教士忠玉在汉口举行婚礼,婚后同心事奉。一九四零年日军逼近河南方城,他决定将妻子儿女仍留在方城,城被攻破时,凡没有躲入教堂避难的妇人和女孩,无一不遭日军凌辱,也有许多人死于刀下,然而神奇妙地保守了他们。服事满了七年,他们穿过日军占领区,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从上海搭乘最后一艘驶往美国的日本船回到美国。
    之后四年的服事中,艾得理在美国呼召了许多人到远方宣教,在英国将中国的消息和代祷事项传递给四千位代祷团契的同工们。一九四六年一月三日,艾得理告别妻儿,从伦敦起行,重返中国,一年多后一家人才来华团聚。因着他的服事许多中国的年轻人接受了主,被栽培,被成全。一九五零年八月离华返美,一九五六年他又回到香港,担任第一届国际学生福音团契(IFES)远东区总干事,足迹遍及东南亚。一九六八年起在新加坡担任门徒训练中心主任八年,培育神国人才。一九七六年到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任教六个月后,搬到中国人聚集的加州柏克莱继续学生工作和华人工作,直到一九九四年五月十一日息劳归主的日子。
    艾得理一生为中国人的福音事工而努力,为爱中国人的灵魂他将一生的岁月献上,死后神将他安葬在加州的中国山(China Hill),等候耶稣再来。                                                                              
孙雅各取材于艾得理传  全力以赴的一生

这个人很懒,都没有签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0粉丝

351帖子

排行榜

Contact | Logs| Twitter| About

Copyright   ©2012-  乔治华盛顿大学社区Tech by Jing